9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新教职工政治领航培训班——校长第一课举行。校长林尚立作专题讲授,180名新入职教职工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林尚立指出,“红色基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镇校之宝,是人大光荣传统和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包含了伟大建党精神、“赤脚走天下、赤拳打天下、赤心报国家、赤诚为人民”的陕公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林尚立强调,要始终坚持把红色基因作为学科建设的精神内核,把家国情怀作为学科布局的使命担当,把勇立潮头作为学科发展的不懈追求,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学科建设的精神底色和一贯追求,坚持回应国家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
林尚立向新教职工全面分析了学校现有学科发展基础及建设成果。他介绍道,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学校发展的“五大支柱”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一是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推出本硕博一体、学院书院研究院协同、文理工交叉、校内外联动等育人模式;二是打造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体系,发起成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搭建数字平台“学术世界”、定期召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发布研讨标志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等,推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三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体系,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急需学科和智库建设,将学术前沿研究与国家发展前沿紧密结合,高质量咨政建言;四是打造新时代学科发展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数智化转型;五是打造全球性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中国话题的国际研究,努力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进程中展现高校的独特价值。
面向2037建校百年,林尚立提出“一流学科、人大学派、高端学术”的建设目标,要求从坚持“国之良辅”的实践导向、“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胸怀天下”的学术视野、“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四个层面加快构建“人大学派”,让中国学者的学问走向世界、让中国学派的理论造福人类。
林尚立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要时刻去回应时代的变化”。他勉励每一位人大教职工,要坚持使命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强化合作思维、增强服务意识、培育创新思维,将育人作为神圣事业,贯穿于教学、课堂和育人全过程,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贡献力量。
9月1日—5日,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新教职工政治领航培训班,五大专题课程涵盖“思想铸魂”理论学习、“红色传承”校史校情、“规矩立德”党纪学习与师德师风、“保障助航”管理与服务和“适岗赋能”职业技能提升,由学校领导、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授课,助力新教职工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推动教学科研、行政教辅、后勤保障“三支队伍”协同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转载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 https://news.ruc.edu.cn/196487021658974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