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新时代青年大会精神,按照“举旗帜、走新路、做先锋”的总体思路,创新教职工培训实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学校走好“新路”打造坚实可靠的教师队伍支撑,9月1日—5日,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新教职工政治领航培训。

围绕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原则,学校精心设置了五大专题课程,涵盖“思想铸魂”理论学习、“红色传承”校史校情、“规矩立德”党纪学习与师德师风、“保障助航”管理与服务,以及“适岗赋能”职业技能提升,由学校领导、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授课,助力新教职工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推动教学科研、行政教辅、后勤保障“三支队伍”协同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在开班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为学员代表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王可心、党委宣传部管理职员张凯怡、图书馆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朱述承、劳动人事学院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成员王峥博发放培训材料。张东刚以“擦亮精神底色 敢当时代先锋——中国人民大学的红色历史、红色血脉、红色品格”为题讲授“书记第一课”。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战火中办大学”的伟大历程,张东刚指出,作为新人大人,要接过先辈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始终秉持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格,始终秉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始终秉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际精神,始终秉持远见卓识、与时俱进的先锋精神。

校长林尚立讲授“校长第一课”。他指出,“红色基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镇校之宝,是人大光荣传统和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包含了伟大建党精神、“赤脚走天下、赤拳打天下、赤心报国家、赤诚为人民”的陕公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林尚立强调,要始终坚持把红色基因作为学科建设的精神内核,把家国情怀作为学科布局的使命担当,把勇立潮头作为学科发展的不懈追求,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学科建设的精神底色和一贯追求,坚持回应国家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

学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主持开班仪式,并以“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向新教职工重点讲述了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
学校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以“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守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底线”为题,结合实际案例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面讲解,要求新教师要提升政治意识、纪律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
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何力以“严守纪律规矩,筑牢高校职业生涯廉洁根基”为题,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重要要求的深刻内涵,要求新教职工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冯仕政围绕立德树人、自主培养、向实图新、学为中心、智能时代、交往建设、行动计划七个方面为新教师作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勉励新教师要守好课堂、站好课堂、拓展课堂。
“思想铸魂”理论学习专题中,党委统战部解读了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博物馆组织了“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观展活动,引导新教职工在深学细悟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传承”校史校情专题中,发展规划处(学科办)解读了学校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情况,通州校区管理部组织了通州校区实践教学活动,美育中心带领赏析了《人大组歌》等校友歌曲,校史馆专题讲述了学校发展历程与办学故事,多维度增强新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规矩立德”党纪学习与师德师风专题中,党委组织部介绍了学校教职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工作概况,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与警示教育,博物馆与经济学院共同组织参观了“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书房场景复原特展”,帮助新教职工树牢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教育引导新教职工自省自律、见贤思齐,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保障助航”管理与服务专题中,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保卫部(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财务处、资产管理部、综合保障部、校工会、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校医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等分别围绕人事人才、教师心理健康、校园安全、国际交流、财务管理、住房政策、综合服务、工会福利、图书资源、智慧校园、医疗服务以及子女入学入托等作了政策解读和服务介绍,帮助新教职工尽快融入校园、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适岗赋能”职业技能提升专题中,学校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政策研究室)、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分别就公文写作、会务筹备,研究生导师制度,教学规章制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科研学术规范及科研管理制度,大型仪器、算力资源管理制度及使用方法等开展了实务培训,着力提升新教职工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新教职工培训工作。学校将持续完善教职工培训体系,健全促进青年教职工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