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提出,要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进一步为学校推进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厚植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实施路径、凝聚了发展动能。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历史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战略部署,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牢记责任使命,锐意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来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同老教授、老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亲切交谈)
一、深刻把握“时”与“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责任使命,深刻领会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时代要求,把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于2022年4月召开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人才工作阶段性成绩,科学研判人才工作形势,系统部署人才各项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同志作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责任使命 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报告,代表学校党委发布新时代人才强校“三步走”战略,全面启动以战略科学家培养、学术领军人才锻造、青年拔尖人才孵化为主体的战略人才梯队构建“三大工程”,推动落实聚焦“党的领导、立德树人、高端引领、梯队构建、平台设计、改革创新、国际交流和人才生态”的人才强校“八大举措”,凝聚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做好“后半篇文章”,学校党委制定《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保战略举措落地见效。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聚焦“独树一帜”,坚持守正创新,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学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校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建设让党放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高举“独树一帜”旗帜,对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任、学生喜爱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出具体要求,奋力开创让党放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局面。学校主动融入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战略布局,积极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首善标准对标对表,设计形成“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大专项工程实施方案,深化政策理论研究,组织系列专题研学,为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张东刚书记到学院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主题研学活动举办)
二、坚持筑牢“根”与“魂”,充分依托党的领导夯实人才队伍政治根基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战略主动,全方位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学校牢记由党缔造、受党领导、为党育人的光辉历史,持续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学校党委在人才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聚焦“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梳理优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架构,进一步凸显和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政治属性和统领作用。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方案》,指导二级单位开展人才队伍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深度融合,筑牢人才工作根本保障。
(林尚立校长到学院调研)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培育塑造“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思想铸魂,强化价值导向,全面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组织教师全面参与“海归教师挂职锻炼”“读懂中国”“红色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研究”等品牌项目,扎根中国大地,滋养精神根脉。注重示范引领,培树先进典型,广泛宣扬吴玉章、成仿吾等红色教育家和卫兴华、高铭暄等人民教育家先进事迹,举办“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系列活动,开展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评选,引导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红色之路”青年教师调研团赴陕西延安开展社会调研)
(“大先生”代表作展览)
三、统筹联动“轴”与“翼”,育引双向发力锻造战略人才人大力量
坚持系统谋划,彰显人大特色,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结合人才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以人才管理制度体系为轴,以“三纵四横”人才育引项目体系为翼,构筑高质量人才工作制度体系。聚焦人才“引、育、选、管、用、退”各环节,系统迭代人才管理制度文件,持续完善人才政策配套供给,着力形成理念先进、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新时代人才管理制度体系。与重大人才工程相衔接,纵向聚焦战略科学家、战略领军人才、战略青年人才三个层次,横向覆盖全职、兼职、学界和业界四类不同人才,打造“讲席教授”体系,探索“长聘制”,推进“杰出学者”与“师资博士后”双轨聘任,打通“师资博士后—青年学者—特聘教授—讲席教授—资深教授”为主线的职业发展通道,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育引项目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现行人才政策、人才项目执行情况等材料)
聚焦高端引领,突出一流标准,战略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顶尖人才集聚水平显著提高,依托“讲席教授”灵活弹性聘任15位资深专家;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33人,入选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基石人才引进培养质效双升,合理规划人才布局,压实学院主体责任,健全多级联动、运转高效的引才综合把关机制,组织召开“杰出学者”聘任会议18场,校外引进高水平人才72人,“杰出学者”在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方面贡献率超70%,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方面贡献率达88%。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卓有成效,师资博士后规模持续扩大,出站留校并受聘“杰出学者”人数占比高达9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立项数同比增长38%,学科交叉专项博士后项目全面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实施“杰出学者计划”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四、创新探索“破”与“立”,聚焦激发活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抓改革,坚决破除“五唯”,激发内生动力,人才体制机制特色更加鲜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修订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在重视“学术典范”基础上突出“人师模范”。聚焦破立并举,构建“项目不唯帽”“评价不唯人”“考核不唯文”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学术委员会作用。推进人才评价改革落地,在教师教学评价领域强化过程评价,在教学科研评价领域优化同行评议,科学设置评价周期。持续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推进重大研究工程首席专家聘用,创新灵活使用海外智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建强文理交叉平台,打造人文理工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交叉团队,推进有组织科研,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人大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抓创新,统筹三支队伍,夯实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教辅队伍,完善教师以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文件,实行职务与职级统筹运行,打通干部成长“立交桥”。着力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效能,实行“24365”全天候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对学院急需紧缺特殊人才开启“绿色通道”,深化学校综合服务中心“一网一门”建设,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运行业务50项,实体综合服务中心入驻单位15家提供服务87项,持续做好有温度、有力量、有胸怀、有境界的人才工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国人民大学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加快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结构优的新时代人才队伍,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牢记嘱托 勇闯新路 持续推动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丨中国人民大学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一周年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