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获文硕士学位;2006年成为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媒体传播学专业博士候选人;2012年于德国波恩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教授。2009年任职德国莱比锡大学历史、艺术及东方学学院助教讲师;201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新闻学院讲师。
留德14年,游走大半个德国,笑称自己也算“半个德国人”;涉猎文史哲多门学科,在看似分散的学科中探寻贯通主线,“为文科学习寻求更广泛的知识支撑”;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认为“在危机出现前主动进行公关才是最好的公关”。谈起求学与治学,刘宏宇说,希望做个“接地气儿”的人。今年5月,作为首批参加“百名海归挂职计划”的青年学者,刘宏宇进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职锻炼。
“文史哲应融会贯通广开学路”
刘宏宇学术道路的开端,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此后留学14年,他由哲学入艺术,再转向新闻传播,畅游数门学科,辗转半个德国。因为“喜欢造型艺术,热衷于美学知识,欣赏绘画、雕塑乃至种种造型艺术”,他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国,实地考察了西方古典艺术史迹精华。
在德国期间,著名汉学家顾彬是刘宏宇的第二任导师。“顾彬先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从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骑自行车。他行李包里常放着一个足球,近70岁的老人看到踢球的小孩子还会跑过去一起玩耍。”
像导师一样,刘宏宇喜欢有意思的生活,喜欢思考“为什么这些事物是好看的?为什么有些人是艺术家,而有些人不是?”于是他研究哲学、美学。因为感到“即使这些事物很有意思却有些脱离实际”,于是他转向新闻学,希望通过媒体这个途径,把自己对文化和社会的认识传播出去,使理论完成从“高挂半空”到“接地气”的转变。
“自然学科可以越走越深,人文社会学科则需要多个学科、专业互相参照和支持。”刘宏宇说,自己涉及的学科看起来发散,其实是互相结合的。他认为,提倡通识教育要求研究专业有一定的覆盖面,这样可以对专业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思维不局限、视野更开阔、理论不僵化。
“让公关走在危机前面”
回国以后,刘宏宇任职新闻学院讲师,同时,作为博士后在中国银行挂职研究。
“刚开始选择挂职工作时,希望进入新闻媒体,后来看到第一批合作单位中有国企公关部门,这和我们专业公共关系管理相关,就想通过挂职调研,探讨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形象传播。”在挂职过程中,刘宏宇一方面参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院的研究课题,一方面着手研究中国银行发展史,通过总结其社会贡献塑造社会形象。
近年来,国有企业饱受争议。社会舆论往往认为,它们承担着重大使命,占据了特殊地位,却没有体现出“共和国长子”的样子。而实际上,国企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得到有效传播,让大众有所认识。“公关部门需要将国企的良好形象传播出去,与公众交流,得到公众信任,同时促进自身能力提升。”刘宏宇认为,国有企业不仅要面对政府部门尽职履责,还要面对社会公众承担责任和义务。
结合对德国银行业的研究和在中国银行所获资料,刘宏宇指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工作,一个具有较高社会认知度的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应考虑到不仅要为企业谋利,还要为社会谋利,其经济行为要注重公共价值。
“比如国内银行的网站主页上,呈现的多是产品、服务,少有体现社会责任的部分。反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每年都会有年报公开这一年里所做的事情。国内金融企业应当借鉴这一点,更加自觉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在刘宏宇看来,现代网络社会用户需求逐渐增强,金融企业要积极定位责任、界定义务,采取主动的公共形象塑造策略。
挂职期间,刘宏宇的学术思考在不断发展:“如果仅仅是闭门造车从书本出发进行研究,公关只能是企业出现危机后的‘救火’。在挂职实践后,我明白了更有效的公关应该是在危机出现前就避免危机。”走出校园接触业界,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课题,他感到,自己的研究更加“接地气儿”。
“我们愿做挂职锻炼的先行者”
“有些归国学者开始的时候不适应,不能简单归结为中国的现实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在刘宏宇看来,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实“有差异”,但并非都是“有差距”,对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祖国改革发展的经验成就都要有信心。
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不同形成的。对于西方的理论、理念,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分析理解、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为中国所用。刘宏宇表示,挂职单位给了他很大的自主空间,银行内部的实际工作也带给他一些启发。
“企业的思考方式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做一件事能带来什么效果、有什么样的收益,需要清楚明晰责任、明确目标。实践和教学的时效性也不同,教案内容涉及的可能是几十年或十几年前的理论,讨论的可能是过去两三年的案例。在挂职实践中,讨论的都是过去两三天内发生的新鲜案例。”对刘宏宇而言,这是对教学创新的一种鞭策。
目前,刘宏宇每周在中国银行工作一到两天,同时兼顾教学与科研。“我们愿意做这样一批先行者,在工作中进一步沟通体会,为后来的海归挂职教师提供更多的经验。”他建议,希望继续增加接收挂职的单位,以适应教师专业与岗位的对口衔接,挂职教师也应主动加强和学校、挂职单位的沟通,促进双方合作更加顺利有效,“我还想对同学们说,不要读死书,要走出去,要勤实践,让自己更有灵气,也更接地气。”
(学生记者 敦帅 商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