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亮,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青研究院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所长。
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明德青年学者计划、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等。曾获首届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规制与反垄断、混合寡头垄断等。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15篇为SSCI检索,包括《Organization Science》、《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Economic Inquiry》、《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conomics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
“80后”的叶光亮是中国人民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作为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所长,他近期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百名海归挂职计划”,目前也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进行相关研究。
5月13日,作为中方代表团中唯一应邀的经济学者,叶光亮教授随国家发改委代表团赴韩国出席中韩竞争法与政策执行交流会,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混合经济中的反垄断经济学分析框架》。
“科研和教学最终应该落实在实践上”
32岁时,叶光亮评上了正教授。两年前,他作为第一作者在英文国际期刊《组织科学》(Organization 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来自战略多元化的消费者协同效应:组合平庸资产如何提升消费者福利》,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出现以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中国大陆科研机构为第一单位的学术论文。
“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的心血,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是我长期耐得住寂寞的原因。”博士毕业回国后,叶光亮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几天能在12点前离开办公室。”
2013年,汉青研究院发起成立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在这个平台上,叶光亮教授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学术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最终应该落实在实践上。”叶光亮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混合寡头垄断,长期和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合作,对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的人才队伍结构引以为豪。
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汇聚了多位海内外著名学者和专业人士,包括沃顿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瑟夫· 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汉青研究院院长马修·逊姆(Matthew Shum),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王利明,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局长许昆林等。
“虽然我是留学归来的,但我觉得我的研究领域与中国的国情还是联系得很紧密的。”叶光亮教授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混合寡头市场中的竞争现象,“大致来说就是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寡头市场里竞争,这也是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里一个很典型的现象,例如航空领域中的国有航空公司和私有航空公司竞争就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竞争。在转型经济体和经济危机中,特别容易出现混合寡头竞争的情况。”
目前,国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混合寡头竞争现象在中国比较普遍。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实践研究中,叶光亮教授主要是以具体实务案例合作的形式进行协同工作,“比如为发改委的执法人员系统讲授反垄断的经济学分析课程,以期提高中国反垄断进程和执法水平;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一些有影响力的反垄断调查案例出具专家意见。”
“培养学生是自己最快乐的事”
“对学者来说服务社会应该是很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科研和培养学生,这也是汉青研究院成立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的初衷。”叶光亮教授认为,学术科研是学者的立身之本,而培养学生则是自己最快乐的事,“带着学生一起发表文章是很愉快的事,甚至比自己发文都感到开心。”
叶光亮至今都记得在海外求学时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次老师布置建模任务,我都会保证在当天完成,并且我会给老师电子邮件留言,询问第二天上午老师上班前是否可以请教他相关问题”。叶光亮就读的威斯康星大学位于美国密尔沃基市,和沈阳在同一纬度,“一年中的五个月里,城市都被大雪覆盖。无论头天晚上熬夜到几点,路上的积雪有多深,第二天早上六点前我都会准时查阅导师回馈的邮件,并出门等候老师”。
因为“导师遴选学生把关很严”,叶光亮当时是其导师唯一的学生,“能获得和导师及时沟通的机会并刻苦完成作业,也许是我能取得今天成绩的原因”。
汉青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探索新一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叶光亮教授和一批海外优秀引进人才的到来,也把他们所掌握的学科前沿和所接受的学术训练带给了学生。
“学生刚开始写作论文的前一两年都是很难的,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叶光亮教授讲授经济理论课程,通常学生写作理论类的论文较难上手,需要学习相关软件来建立和求解模型,“经济学文章构思写作可能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加上审稿周期也比较长,可能又需要一两年,发表一篇文章前前后后需要3到4年的时间,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采访中,恰好有博士生来领取叶光亮教授为远在1800多公里外的四川贫困山区希望小学的小学生准备的“六一糖果钱”。博士生出门后,他还不忘补上一句“回头再和你聊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叶光亮教授刚从国外回来,“还没来得急倒时差,第二天就带着30多个学生去了绵竹参加志愿活动”。几年来,他一直带领并支持着同学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我是老党员,有着15年的党龄。”这是让“80后海归”叶光亮颇感自豪的一点,“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我希望为中国的发展做些事。我出国前就已经想明白了,学成后是要归来的,中国给我的归属感是无可替代的。”
(学生记者 林麦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