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虹,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德国研究协会理事、中国德国历史学会理事、我校德国研究中心和欧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学术职务。
在德国期间,分别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参与创建柏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语言与文化交易所”,2002年至2005年在德国联邦议会担任联邦议员专职科研员,从事德国政治体制和现代科学的权利与伦理问题研究。
今年9月,孟虹结束了在海淀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虽然时间短暂,但孟虹收获颇丰:“这次挂职锻炼让我开阔了视野,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够把累积的新经验、新方法与新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挂职锻炼:调研教学两不误
2015年是孟虹回国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一年她又多了一个身份——作为我校“百名海归挂职计划”的第二批派出成员,到海淀区侨联担任副主席。
孟虹的挂职锻炼工作于当年8月开始。她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刻也没耽误,一到新单位就和领导、同事进行沟通,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划。讲求效率的她上任不到三个月,就协助区侨联主席完成了北京市侨联和海淀区政府有关海淀区创新创业发展的两个重点调研项目,分别提交了一份逾一万字和一份近八千字的调研报告。
初期的调研工作完成后,孟虹又开始负责海淀区侨联《我的中国梦——海淀新侨乡系列丛书》首集的编辑出版工作。这是一本展现海淀区作为新侨乡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的文集,围绕参政议政、科教兴国、创新创业和情系祖国等主题,重点介绍了40多名海淀区新老海归和侨眷的发展奋斗事迹。从接手文集的编撰工作到交付华侨出版社出版,孟虹及其团队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今年1月,海淀区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政协会议。孟虹协助区侨联分别就如何“促进海淀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以及如何“促进海淀区的智库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提交了两个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提案。
两份调研报告的撰写、两份政协会议提案的提出、一本300余页文集的编辑,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孟虹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的。在完成挂职单位工作的同时,她从未耽误过任何一次为校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的课程,她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和记忆文化建构研究(1990-2015)”也在按期启动展开。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面临挑战时往往能激发出更大的潜力。”挂职单位分工明确、认真严谨的团队风气深深地感染着孟虹。在编辑文集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海归人员不言放弃、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她备受鼓舞:“责任感是激发潜力最重要的因素”。
肩负责任:回国投身教育科研事业
2001年孟虹以优秀成绩获得柏林工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以关注中国人的留德教育为视角,亲临答辩现场的中国驻德大使卢秋田和教育参赞刘京辉教授倍加赞赏。
在德国期间,孟虹的研究和工作重点从未离开过对中国发展的关注。
孟虹曾受柏林市政府的委托用中德双语撰写了《中国人在柏林》,向德国社会介绍华人在柏林的奋斗历史以及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在冠有“现代大学之母”之名的洪堡大学任教期间,孟虹又发起组织了“中国人在德国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德国重要文化外交机构的代表参加,在学界和华人华侨界均产生很大影响。
2002年,孟虹获得了在联邦议会工作的机会,在德国这个最高人民代表机构担任联邦议员的科研员。在联邦议会三年的工作中,她接触到不同党派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方式,对于德国议会工作的民主化程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联邦议员及德国同事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态度也对她影响深远。一直关注中国发展的她也开始思考,如何这些宝贵的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回报祖国。
凭借孟虹的学识和工作能力,可以在德国继续从事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满怀报国之志的她选择了回国。2005年9月,孟虹来到我校德语系任教。孟虹说:“出国时本是抱着学习和了解异域文化的态度,并未计划要长期在德国居住。虽然我在德国的工作圈、朋友圈在螺旋式地发展、上升,但回国报效国家和为国服务的意愿一直未改,其中也包括用多年在德国工作积累的知识为国家培养一批适应于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跨文化外语人才。所以,我当时首先考虑的是回到国内高校工作,而不是去薪酬待遇更好的德国驻华机构。”
对她来说,丰厚的物质回报并不是最高追求:“我更看重的是这份工作是否能够给我发挥的平台和空间,以及能够为社会作出回报。教书育人不是一份立刻就能得到回报的工作,但从长远来看,我通过结合洪堡‘教研结合’和‘教学相长’的理念,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跨文化德语人才,获得社会的认同,这是一份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
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探索知行合一
回国后,孟虹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实际面临着一系列专业、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文化反适应”的棘手挑战。她一边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适应新环境,一边开始着手贯彻自己的教研理念。孟虹尝试在各种课程中采用中德模式结合的方法,努力将德国学界最新的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之中。
在外国语学院,孟虹多次为学生创造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与科隆大学、洪堡大学等德国高校合作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并先后邀请了数十名德国学者和专家到我校举办讲座,其中包括德国原总统候选人格西娜·施万教授。在孟虹的主导下,德语系还办过中德双语杂志《Licht·明德》,为学生们提供了语言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刚回国不久,孟虹曾被委托担任德语班班主任。对于她来说,这份工作极富挑战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照顾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以前从事的工作差异很大。”孟虹结合教学让学生们定期用德文写随笔“交作业”,自己一一认真修改及时回复,以此来交流思想和融合感情,这样既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动态,也锻炼了学生的德语写作能力,更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她调动班委组织班级活动,在节日到来的时候与全班一起庆祝,平日里则让学生们结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
一段时间后,不仅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氛围也更加活跃团结了。谈到这一段经历,孟虹非常感谢自己的“伙伴们”:“同学们给我的帮助比我给他们的更多,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我慢慢融入了校园,也逐渐开始适应国内的生活,度过了归国后的心理转折期。学生们书写的一篇篇有着独特闪光点的文章,也让我萌发了一起创办中德双语杂志的想法。”
归国十年有余,孟虹迎来又送走了一批批学子,她的“得意门生”不计其数。德国的“总理奖学金”每年会选拔并资助最多十名中国杰出青年拔尖人才,为其提供一次在德国为期一年的访学机会,能够获此奖项对于青年学子来说是极高的荣誉,而孟虹的学生里就有两人先后获此殊荣。“我的学生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同样也是对老师和人大德语系的认可,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自豪和满足的时刻。”
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之余,孟虹积极发挥她的跨文化专业优势。她是中国外交部推荐的德国问题专家,曾为外交部官员作过有关德国联邦议会文化特点的专题报告,在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欧、7月默克尔总理访华、10月李克强总理访德等重大双边活动频频应媒体邀请进行跟踪点评,并就中德、中欧关系等撰写专题评论。孟虹还多次应邀前往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海德堡大学和科隆大学等德国高校作专题报告和讲学,参加“中德科教年”“中德文化年”等学术活动。
同时,孟虹还身兼多项社会职务,担任我校留联会副会长和侨联副秘书长、河北省侨联海外顾问、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理事以及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她感叹道:“我回国比较晚,在国内的工作刚开始走上正轨,现在我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多做一点事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社会价值所在。”
(学生记者 刘宇琪)